Christchurch, known as the Garden City, topped New Zealand’s happiness index in 2024. With affordable housing and diverse amenities, it’s a great place to live.
新西兰移民
-
-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asons why young New Zealanders are choosing to leave their homeland, delving into their personal stories and examin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y face in their …
-
我们家今年3月1日移居了新西兰。因为我拿着5年的工作签证,孩子免费上学,先生拿到开放工签可以找工作,这些福利都拿到了,最后就差医疗了。我们来了2个多月,前几天我第一次去看家庭医生,下面说说我的感受吧! 找家庭医生太难了 我们3月中来了陶朗加(Tauranga),从那时候开始就想登记家庭医生(GP)。因为陶朗加的华人很少,会说华语的家医就更少,听说只有2个,有几个朋友都推荐同一个医生给我,于是我就到她所在的诊所登记。但第一次去就被告知医院满员,不能接受新的登记,但下个月会有新来的医生,让我到时再来,看看有没有空位。 我第二个月再去,但依然被告知满员,我感觉找家医好难啊。然后我只能放弃找华人医生的念头,开始寻找我家附近的GP诊所。把家方圆三公里的诊所都去了一遍,发现全部没有空位,好绝望……幸好最后有一个前台护士跟我说,在帕帕莫阿海滩(Papamoa Beach)那边有一家诊所新开的,现在病人不多,应该可以登记。虽然离我家有5公里左右,但总算一个好消息,蹉跎了2个月,终于把家医登记上了。 新西兰医疗到底有多贵 新西兰是出名的福利国家,在这里的公民不用交社保,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领退休金,不用缴纳医保,看病都不用钱。但是要真正看出一个国家的医疗福利好不好,还是要生大病或者紧急关头才能体现,我们平日就检查身体或看看小病,那还是要付费的。 以下是我登记的诊所的挂号费用: 13岁以下孩子免挂号费,14-17岁34纽币,18-24岁44纽币,45岁以上都是50多纽币,折合人民币要150-250,那是真贵啊!(CSC是低保卡,我没有) 下面再来看看部分自费治疗的费用,看上去也都不便宜。 最后一行是海外旅游者的挂号费,105纽币,相当于差不多500人民币,是真的不敢生病啊! 家庭医生能解决大多数日常的小疾病,医生的治疗原则是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治疗,能治疗就不手术。但家庭医生不能解决的话,就会转介到公立医院治疗,这样就是免费的,公费医疗可以全部报销。 如果遇到急诊,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新西兰的医院都会先救治,后收费。我朋友的爸爸来探亲,晚上胃不舒服,到了医院第一时间给了床位,几个医生来看了情况,量了体温,监察了一个晚上,但其实没有实施什么治疗,第二天出院我朋友看到账单,6500多纽币,心疼啊!她爸爸第二天就买机票回国了。 第一次看家庭医生,说说我的感受 前几天我第一次去看家庭医生,因为我想增加一个客运驾照(passenger license),需要一个体检报告。 预约家庭医生大概需要一周,就是今天预约,一周后才能去看。也罢,反正我不急。 预约了9点半,倒是很准时,到点就能看。身体检查过程很简单,30分钟左右就完成了。结束后,医生说因为我第一次在新西兰就医,电脑系统里面没有我的健康记录,建议我做一次HPV检查,这个检查属于公费医疗,我不需要付钱,我就同意了。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HPV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当然身体检查还是要付钱,95大刀! 但这次看家医给我的感受是正面的,没有过多的等待,一切按部就班,因为我的英文一般,尤其看医生,许多专业名词都不会,但医生护士都耐心地跟我解释好几遍,知道我完全理解为止。 医生给我做HPV的检查,直接让我体验了一把公费医疗,虽然检查费应该也不多,但整个检查过程都让我感到舒适,新西兰人挺和蔼可亲的。 以上就是我第一次看家医的体验,接下来我会继续分享我们一家在新西兰的生活,感谢关注。
-
移民流失创纪录 新西兰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公民流失潮,根据新西兰统计局(Stats NZ)最新发布的初步国际移民数据显示,截至4月份的一年内,约有130,600名移民离开该国,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在这些长期离境的人中,估计有81,200名是新西兰公民,比去年增加了41%。这个数字超过了2012年创下的72,400名离开的记录。 在同一时期,有24,800名新西兰公民返回该国,使得公民的净移民流失量达到了56,500人,超越了2012年44,400人的记录。这也意味着尽管有新西兰公民回流,离开的数量远远大于回来的数量。 非公民移民趋势 整体而言,由于154,900名非新西兰公民进入该国,新西兰的净移民数量增加了98,500人。其中,来自印度的移民人数最多,其次是菲律宾和中国。这表明虽然新西兰本国公民离开,但该国对外来人口仍具吸引力。 新西兰统计局在周三还发布了与澳大利亚移民相关的初步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的一年内,有53%的新西兰公民选择离开澳大利亚,这显示出新西兰公民不仅在本国流失,连澳大利亚也未能完全留住这些人。 背后的原因 多年来,新西兰特别是年轻的专业人士和毕业生纷纷离境,他们报告称离开祖国是因为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持续的就业短缺。对于许多新西兰年轻人来说,一旦完成学业,前往海外已经成为一种“成年礼”。 新西兰统计局并未详细收集离境新西兰公民的具体原因,但是该局表示可以观察到离境人数的总体趋势。 新西兰统计局的人口指标经理Tehseen Islam表示:“从历史上看,移民的变化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包括新西兰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相对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条件。” 专家见解 Infometrics首席经济学家Brad Olsen指出,推动海外移民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年轻的新西兰人会出国寻求海外经历,或者因为过去几年中受到严重干扰而延迟这些海外经历。” 他同时强调,有近一半的新西兰公民选择移居澳大利亚,这更表明一些人和家庭正在寻找机会并做出更长期的移居决定。澳大利亚雇主常常招募新西兰工人,通过提供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工作条件吸引他们。 未来的挑战 Brad Olsen还表示,尽管新西兰公民离开本国是个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住房可负担性和就业前景等问题持续存在,说服这些人回国可能会更加困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年轻人仍然参与经济…他们创新并带来新思维,这样我们才能更有生产力。”他补充道。 这种“人才流失”可能会给新西兰社会带来问题,特别是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失去了年轻人才,而无法吸引他们回来,那么所有这些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图片来源: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走势图 近年来,大量新西兰公民选择离开祖国,特别是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这一趋势主要受到生活成本高和就业机会有限的影响。虽然新西兰吸引了大量非公民移民,但是本国公民的净流失依然是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专家指出,如果新西兰不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挑战。
-
澳洲住房市场排名全球最难负担行列 澳洲住房市场已成为英语国家中最难以负担的市场之一。根据一年一度的Demographia报告,悉尼被列为全球第二大最难买房的城市,这是这座海港城16年来第15次跻身全球前三。Demographia通过衡量全球各城市的房价与收入之比,给出榜单排名。 香港和悉尼,难住购房者的城市 根据Demographia最新发布的《国际住房负担能力报告》,悉尼的房价是平均收入的13.8倍,被认为“难以承受”。只有中国香港的房价收入比比悉尼更糟糕。 墨尔本在全球最难以负担的城市中排名第七,阿德莱德排名第九。悉尼、墨尔本和阿德莱德都被贴上了“难以承受”的标签。布里斯班与大伦敦和迈阿密并列第13位。 在整个澳洲,房价平均为典型收入的9.7倍,高于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和新西兰。 PropTrack数据揭示房价飙升 Demographia指出,近年来,澳洲的住房负担能力明显恶化,2019年的房价与收入之比为6.9。PropTrack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澳洲房地产价格猛涨了约40%。 报告称,自21世纪初或更早以来,澳洲所有五个主要房地产市场都已经严重无法负担。澳洲也是房价最高和最低的市场之间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表明收入不平等正在加剧。 房价高企与净移民密切相关 而在许多国家,严重负担不起的住房与国内净移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澳洲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的净海外移民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达到547200人,超过了2022年创下的433100人的纪录。Demographia报告补充称,不断恶化的住房负担能力正在侵蚀中产阶级。 强大中产阶级的标志遭到侵蚀 报告称,“几十年来,在高收入国家,强大的中产阶级的一个标志是拥有住房的普遍能力—房价通常与家庭收入同步上涨。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澳洲、英国和爱尔兰的大部分房地产市场,房价还是家庭收入的三倍或更低。 然而,这种联系在许多市场已经被打破,房价的涨幅远远高于家庭收入(以房价收入比或“中位数倍数”衡量)。土地价格现在要贵得多,在旧金山、悉尼、温哥华、檀香山和奥克兰等市场房价相对于家庭收入增长了两倍。 全球最难买房的城市TOP 10 全球最难买房的城市TOP 10: 1.中国香港 2.悉尼 3.加拿大温哥华 4.美国圣何塞 5.美国洛杉矶 6.美国檀香山 7.墨尔本 8.美国旧金山 9.阿德莱德 10.美国圣地亚哥 11.加拿大多伦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