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正迎来太阳能热潮,已有8座太阳能农场运营,40座在建,至2028年计划上线8吉瓦,超过冬季典型日需求。然而,太阳能农场需大量平地,可能影响农业。为此,农光互补概念应运而生,结合太阳能发电与农耕或畜牧业。农光互补通过加大太阳能板间距、提高安装高度,为作物或牧场留出空间。全球已有成功案例,如韩国、西班牙和法国。新西兰侧重于结合太阳能与羊群放牧,被视为“巨大机遇”。羊群能清理传统太阳能农场的植被,提高羊和牛农的收益。坎特伯雷案例研究显示,将太阳能与畜牧业结合能增加利润。如Kohirā太阳能农场,位于Kaitāia附近,2024年2月开业,170只羊在面板下自由漫步,享受遮荫和庇护,为7000户供电。新西兰近半土地用于农业,约80%适合农光互补。当前采用“先到先得”方式,未来需优化空间规划以最大化农光互补效益。
Tag:
农业
-
-
渔业部长肖恩·琼斯表示,新西兰出口经济的未来可能在海洋而非奶牛场。琼斯认为,严格的法规和公众压力导致他怀疑投资养殖业可能比农业更顺畅。琼斯发现与环保活动家有共同点,认为奶牛业“已达到极限”。他特别看好养殖业,因为它面临较少障碍,提供比羊毛、奶牛和肉类更多的机会。琼斯认为,养殖业可能不会像农业那样引发“嘈杂的声音”。养殖业有望实现30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而目前仅为60亿美元。琼斯希望,海洋养殖将成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养殖业面临环境主义者的批评和警告,称其具有投机性。琼斯认为,养殖业面临的障碍比农业要小。琼斯表示,奶牛业“已达到极限”,羊毛业利润不高,肉类业虽有利可图,但总会有声音试图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