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asons why young New Zealanders are choosing to leave their homeland, delving into their personal stories and examin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y face in their …
移民
-
-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获得新西兰永居权的老年移民人数激增,尤其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疗资源及社会福利负担需引起关注。
-
出生率创新低:家庭规模缩小与无子女趋势 2024年2月19日,官方数据显示,由于出生总人数下降,新西兰的生育率在2023年跌至历史新低。生育率是指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随着教育、参与劳动力市场和避孕措施等因素导致女性生育孩子数量减少,新西兰以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生育率下降的现象。 新西兰统计局(Statistics NZ)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的一年中,新生儿数量比前一年减少了1,932人,这是20年来登记出生人数最低的一年。尽管15至49岁的女性(大多数生育年龄)人数增加了3%,但出生人数仍然下降。 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与影响 出生人数减少和育龄妇女增加的共同作用导致生育率降至每名妇女1.56个孩子的历史新低。2022年,这一比率为1.66,远低于长期人口更替所需的2.1。 “最新的下降反映了平均家庭规模缩小和无子女率上升的持续趋势,尽管总生育率也受到生育年龄变化的影响,”新西兰统计局人口洞察分析师Rebekah Hennessey(丽贝卡·轩尼诗)说。 生育者的平均年龄为31.3岁,而2022年为31.2岁。自1999年以来,这一数字一直稳定在30岁左右,而1970年代则接近25岁。 “如果女性在生命后期才开始生育,她们生育的孩子可能会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而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也会影响生育率的下降,”Hennessey说。 人口增长放缓与国际趋势 数据还显示,除移民外,新西兰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低的年度人口增长,出生人数比死亡人数多19,071人。相比之下,2022年出生人数比死亡人数多近2万。 新西兰生育率下降反映了国际趋势,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出生率下降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鬼城”的担忧,但也有人注意到了人口减少的好处,尤其是那些担心人口过剩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 Hennessey说,出生人数受社会和人口因素的复杂组合驱动,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多重因素导致生育率下降 “2023年出生人数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可能包括生活成本上升、房租上涨以及购房成本上升。 “但女性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参与率和避孕措施等因素也被证明会减少人们生育孩子的数量,”她说。 免责声明:本文中所引用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媒体,旨在提供信息和观点的交流平台。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并无意侵犯任何版权或知识产权。如果本文中的任何内容被认定为侵犯了您的版权或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尽快核实并采取必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本站对于第三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
背景与现状 新西兰行动党党魁大卫·西摩(David Seymour)表示,政府部门的裁员力度仍然不够。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 6000 个工作岗位被裁撤或即将被裁撤,而一些政府部门尚未公布将如何实现公共服务部长尼古拉·威利斯(Nicola Willis)指示的节约目标。 威利斯的回应 在质询周期间回答特别委员会的提问时,威利斯表示,裁员人数为 3900 人,并称媒体的统计数据中包括了一些无论如何都会被裁撤的工作岗位,因为这些岗位是标准重组流程的一部分,或者是因为限时资金和项目即将结束。但西摩表示,这两种统计数字都不够。“我永远不会对任何可以减少的政府开支感到满意,”他说。 西摩的观点 “如果只是行动党执政,纳税人的负担会更轻,这其中也包括一个规模更小的公共服务部门。”然而,他说,正是由于行动党的努力,公共服务部门的裁员才得以如此深入。“这是本届政府运作模式的典型例子。政府并没有像行动党希望的那样走得更远,但它也比没有行动党的情况下走得更远。” 西摩的竞选承诺 西摩曾在竞选时承诺将公共服务部门的员工人数减少 1.5 万人,恢复到 2017 年的水平。然而,后来考虑到人口增长和其他因素,这一数字被削减至 7500 人。他说,新西兰以前在公务员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也管理得很好。“在 2012 年至 2016 年期间,新西兰的公共服务部门规模稳定。”“自那以后,人口有所增长,但总的来说,我们看到一个能够正常运作并提供人们所需服务的新西兰政府。” 招聘市场的反应 与此同时,一家跨国招聘公司的负责人将此次裁员称为自 2009 年他开始在惠灵顿(Wellington)招聘以来见过的最“具侵略性”的裁员。罗伯特·沃尔特斯(Robert Walters)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首席执行官谢伊·彼得斯(Shay Peters)表示,受此影响,惠灵顿的就业市场“黯淡”。 …
-
新西兰优先党党魁温斯顿·彼得斯表示,允许建造更多附属住宅将有助于家庭负担得起住房。 丹·布伦斯基尔(Dan Brunskill)报道 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inistry of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正在就政府的一项提案征求意见,该提案将允许业主在无需许可证的情况下建造附属住宅。 现行问题与提案细节 许多地区规划已经允许在无需资源许可证的情况下建造附属住宅,但全国各地缺乏一致性和不同的标准。周一发布的一份讨论文件建议,符合某些标准的小型、独立和独立的房屋应该能够在无需申请的情况下建造。 为了避免需要许可证,在住宅区,一套公寓的面积需要小于60平方米,一层楼,并且占地面积不到70%,并留有适当的退让空间。附属住宅将能够包括管道、烹饪和睡眠设施,并且将需要更多保障措施来管理与这些功能相关的风险。 确切的细节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只是提案。所有建筑工程都必须符合新西兰建筑规范,无论许可证要求如何。 该文件建议,所有工作都必须由持证建筑专业人员进行或监督,而不是要求工程师报告。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8月12日,任何对《建筑法》和资源管理制度的修改都将在明年年中生效。 政治背景与支持 去年年底,国家党和新西兰优先党的联合协议承诺,将简化建造这些小型住宅的程序。新西兰优先党党魁温斯顿·彼得斯表示,修改规则将使家庭能够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并使住房更负担得起。 “高昂的住房成本对毛利人、太平洋岛民和残疾人以及老年人影响更大——因此,打开家庭成员后院的空间,为新的生活方式打开了大门,”他在一份声明中说。 资源管理法改革部长克里斯·毕晓普(Chris Bishop)表示,这项公告是一揽子更广泛工作的一部分,旨在改进建筑许可制度并解决住房危机。“取消监管繁文缛节不仅会加快建设进程,据估计,每栋建筑的标准建筑和资源许可费用可节省高达6500新西兰元,更不用说节省所有的时间和资源了,”他说。 免责声明:本文中所引用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媒体,旨在提供信息和观点的交流平台。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并无意侵犯任何版权或知识产权。如果本文中的任何内容被认定为侵犯了您的版权或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尽快核实并采取必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本站对于第三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
经济增长与预测 新西兰统计局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对新西兰央行(RBNZ)的预测团队来说是一个胜利,他们准确地预测了季度变化。今年前三个月,经济增长了0.2%,并将年度数字前的符号从负号翻转为正号——同样为0.2%。虽然这可以被解读为新西兰摆脱衰退并恢复增长,但更准确的描述是,随着央行抑制需求,经济陷入停滞。 如果新西兰央行的未来预测成真,下一季度也将出现接近于零的增长,而年度数字将再次变为负数。高频数据实际上表明,将于下周结束的6月季度将出现萎缩。在周四的数据发布后,新西兰银行(BNZ)的经济学家将其预测下调至-0.2%。他们在报告中写道:“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今天的数据表明经济继续在底部徘徊。” 直到9月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才会真正开始再次增长,并在2025年末的某个时候缓慢接近2.6%的长期平均水平。长话短说:新西兰央行已将实体经济规模从2022年9月的峰值缩减了约0.6%,并且在今年年底之前不会让其恢复到该水平。 经济衰退的现状 新西兰的经济正处于一个宽U型GDP衰退的底部。虽然它可能已经越过了最低点,但前方的斜坡仍然平缓而危险。关于家庭是否正在经历他们称之为衰退的争论,不应由季度GDP发布中的几个小数点来决定。 目前失业率为4.3%,预计明年将上升至5%以上,但失业率的上升已经在2023年9月触发了新西兰版的萨姆法则(Sahm Rule)。澳新银行(ANZ)高级经济学家迈尔斯·沃克曼(Miles Workman)表示,数据显示,从国内需求和人均角度来看,经济仍然“疲软”。人均经济活动总共下降了4.3%,比全球金融危机期间4.2%的降幅还要糟糕。 他表示:“虽然预计今年晚些时候GDP增长将开始逐渐复苏,但考虑到国内经济放缓仍将持续,劳动力市场正在放松,大多数家庭不会感受到这一点。” 通胀目标的实现 这种令人作呕的药物正是医生开的。3月份核心通胀率仍高达4.3%,新西兰央行希望通过一个冰冷的经济来冷却它。在新西兰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康威(Paul Conway)的讲话中,他表示,今年将出现闲置的经济产能,并将相当快地转化为国内产生的较低通胀。 新西兰央行的预测显示,产出缺口(实际经济活动与潜在经济活动之间的差额)将在3月季度首次变为负值。预计3月份这一缺口将为GDP的-0.3%,并在未来四个季度增长至-1.6%。这将是可能被描述为“冷”而不是“热”的经济。 较冷的环境将有助于将通货紧缩蔓延到对利率反应较慢的行业,例如服务业。3月份服务业仅下降了0.1%,同比增长了1%。也就是说,批发贸易可能是一个风向标,它在过去一年中下降了3.6%。 新西兰央行政策制定者将希望维持3月季度出现的经济状况,直到他们完全确定通货膨胀已经消亡。
-
在2018年的三月底,我独自一人踏上了一段长达14个小时的长途飞机旅程,飞往新西兰,开始了一年三个月的打工度假之旅。这段旅程让我不仅见识了异国风情,还经历了从生活困境到逐渐适应、成长的心路历程。 萌生打工度假的念头 记得大学毕业时,澳洲打工度假在台湾变得越来越流行。电视新闻经常报道台湾人到各国打工度假的事情,台湾的知识分子、大学毕业生却去当别人的劳工,在需要大量体力和劳力的农场和肉类加工厂辛苦工作赚钱。这些报道大多都是以负面角度报道的。当时的我对打工度假还不太了解,也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要出国一两年,却换回一些对未来履历没有帮助的经历,我对此有些排斥。 这是一个朋友的建议,让我开始考虑去菲律宾学英语,主要因为菲律宾的学费相对欧美国家便宜许多。于是,我开始了解菲律宾的语言学校,并决定到岛屿美丽的长滩岛学习。对于英语一窍不通的我,这一度让我生出了环游世界的梦想。 不再害怕开口说英文 我选择在菲律宾长滩岛的PE English上课,因为这里不仅安全风景优美,而且教学方式偏向轻松的欧美风格,不会给学生压力。原本我对英语有恐惧感,但在这里,一个月改变了我对英语的看法。我变得自信,也开始希望通过打工度假去其他国家深入体验不同的文化。 抵达新西兰后,却好想回家 刚到新西兰时,我住在一个像山里一样的地方,周围没有公交车站,只有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虽然在这里只住了不到两周,但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好像每一天都非常漫长。距离最近的超市需要步行大约45分钟,而有一天在步行途中,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心慌和恐惧。 那一天,当我快到达超市的时候,一辆车缓慢地跟在我后面,车上坐着三个高大的毛利男人,他们突然把车窗摇下,问我:“嘿,美女,需要搭车吗?”我立刻拒绝并加快了步伐。到达超市后却发现它临时停止营业,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室友。这一经历让我对新西兰的初印象并不好,甚至想立刻回家。 成长进步与收获 搬家后,我开始工作,没有特殊技能和背景需求,时薪只是新西兰的最低工资。每天的工作很累,一周的工时接近55小时,但这也让我有了很多思考生活与未来的时间。在打工度假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对钱的珍惜与理财能力都在提高,同时厨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出门买食材时,我会精打细算,挑选便宜的蔬菜和肉类,在几个月中,我从一个不太会做饭的人,变成了能够制作各种美味佳肴的“厨神”。这段历程虽然辛苦,但也让我获得了自己用双手创造幸福的满足感。 珍惜宝贵的每一分钟 在新西兰,每周通常只有一天休息。在这段时间里,我尽量把每一分钟都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从煮来日的便当到洗衣晾衣,以及与家人视频通话,时间总是不够用。而且由于身体疲劳和时差,视频通话的次数也渐渐减少,但这更让我对每一次与家人的联系倍加珍惜。 习惯独自开车这回事 新西兰是一个基本离不开汽车的国家,以前在台湾,只需靠双脚和公共交通工具就能走遍城市,但在新西兰,特别在下雨天,汽车成了最必需的交通工具。自从我买了车后,几乎每天都在开车,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紧张甚至会出汗,但经过不断的练习,特别是在与家人短暂聚会的假期中,我的驾驶技术得到了爸爸的认可,也让我自己充满成就感。 学习独立,变成更加完整的自己 许多人在独自旅行后会对此深深着迷,而我却在旅游中更加思念家人。风景再美,如果没有亲友共赏,总觉得少了一些。回头看,我非常感激当初勇敢选择了打工度假。所以,打工度假让我学会了独立,这个过程让我不断的成长,也让我发现原来我这么依赖家人。 在面对种种困境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也更能体会生活的真谛。这一路上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在我困难时伸出援手的朋友。当挫折过后,我也成了那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人。我希望这篇文章能给那些迷茫的人一点安慰,不论当下多么孤单焦虑,许多人都曾经经历过,你也一定能走过这段艰难。 【创作者Li Ling】 在新西兰努力生存的90后台湾女生。2018年第一次踏上新西兰的土地,体验打工度假,后来转为正式的工作签证,目前已取得新西兰居民身份,正在新西兰长期居留中。
-
移民流失创纪录 新西兰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公民流失潮,根据新西兰统计局(Stats NZ)最新发布的初步国际移民数据显示,截至4月份的一年内,约有130,600名移民离开该国,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在这些长期离境的人中,估计有81,200名是新西兰公民,比去年增加了41%。这个数字超过了2012年创下的72,400名离开的记录。 在同一时期,有24,800名新西兰公民返回该国,使得公民的净移民流失量达到了56,500人,超越了2012年44,400人的记录。这也意味着尽管有新西兰公民回流,离开的数量远远大于回来的数量。 非公民移民趋势 整体而言,由于154,900名非新西兰公民进入该国,新西兰的净移民数量增加了98,500人。其中,来自印度的移民人数最多,其次是菲律宾和中国。这表明虽然新西兰本国公民离开,但该国对外来人口仍具吸引力。 新西兰统计局在周三还发布了与澳大利亚移民相关的初步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的一年内,有53%的新西兰公民选择离开澳大利亚,这显示出新西兰公民不仅在本国流失,连澳大利亚也未能完全留住这些人。 背后的原因 多年来,新西兰特别是年轻的专业人士和毕业生纷纷离境,他们报告称离开祖国是因为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持续的就业短缺。对于许多新西兰年轻人来说,一旦完成学业,前往海外已经成为一种“成年礼”。 新西兰统计局并未详细收集离境新西兰公民的具体原因,但是该局表示可以观察到离境人数的总体趋势。 新西兰统计局的人口指标经理Tehseen Islam表示:“从历史上看,移民的变化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包括新西兰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相对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条件。” 专家见解 Infometrics首席经济学家Brad Olsen指出,推动海外移民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年轻的新西兰人会出国寻求海外经历,或者因为过去几年中受到严重干扰而延迟这些海外经历。” 他同时强调,有近一半的新西兰公民选择移居澳大利亚,这更表明一些人和家庭正在寻找机会并做出更长期的移居决定。澳大利亚雇主常常招募新西兰工人,通过提供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工作条件吸引他们。 未来的挑战 Brad Olsen还表示,尽管新西兰公民离开本国是个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住房可负担性和就业前景等问题持续存在,说服这些人回国可能会更加困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年轻人仍然参与经济…他们创新并带来新思维,这样我们才能更有生产力。”他补充道。 这种“人才流失”可能会给新西兰社会带来问题,特别是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失去了年轻人才,而无法吸引他们回来,那么所有这些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图片来源: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走势图 近年来,大量新西兰公民选择离开祖国,特别是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这一趋势主要受到生活成本高和就业机会有限的影响。虽然新西兰吸引了大量非公民移民,但是本国公民的净流失依然是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专家指出,如果新西兰不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挑战。
-
新西兰的风光与生活 网上关于新西兰打砸抢的帖子不少,很多人抱怨工作难找、物价高。但是最近有网友发帖,为新西兰的生活正名。他说:“我们在新西兰的生活真的很好,即使你没有很多钱,也可以做很多事情。这里的优点多多,比如能驾车畅游整个岛屿、入住廉价的汽车旅馆、欣赏美妙的风景以及品尝沿途的美味馅饼,甚至在Z和BP加油站买到它们。天气相对温暖,不会太潮湿也不会太冷。孩子们可享受相对良好的教育体系,不需要整天埋头学习,可以在户外玩耍,在真正的草地上尽情奔跑。奥克兰这样的城市几乎没有污染,这对大城市而言实属难得。我们这里的警察等相对比较友好,社会非常关心贫困和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福利和住房。“房价和租金相对于收入较高,但在全球范围内仍然相对便宜,尤其是与悉尼和旧金山相比。在奥克兰,非高峰期时,你几乎可以在30分钟内开车到达任何地方。公务员服务也非常高效。试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前往美国车管所或在大多数国家办理护照,比比看谁更迅速?现在是星期天早上,我要带家人去吃早午餐,也许还会去兜风,享受冬日的暖阳,骑一会儿自行车,做一会儿园艺,最后和猫咪度过一个舒适惬意的夜晚。这些都不需要很多钱,只需要一个好的心态。” 各方赞誉与反对声迭起 对此,不少人表示赞同,甚至有澳洲网友对新西兰的邮政服务称赞有加:“我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邮政服务非常棒,周六还可以送货。所有包裹能及时送达,而且费用低廉。在澳大利亚,邮寄东西太贵了,现在每隔一天才送货一次,物品需要几周才能到达。”还有人夸赞新西兰的公共医疗:“这个国家从我出生起就承担了我的药物费用,现在我的药物每月花费10万纽币,我无需担心。大多数抱怨的人都是健康且有些自以为是。” “我有几个朋友最近搬到了澳大利亚,他们告诉我那里更好。然而,我在澳大利亚的亲戚却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房价飞涨,通货膨胀疯狂,租金高得离谱,食品也极其昂贵。” 反对者:新西兰真的那么好吗? 然而,反对者并不认可这个说法,认为在新西兰确实需要花很多钱,生活并不如所描述那般美好。“你的早午餐要花多少钱?你的兜风要花多少钱?你的园艺要花多少钱?你的植物、工具、肥料要花多少钱?整天的这些活动,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我刚刚结束了一周64小时的工作,今天是我唯一的休息日。明天开始工作之前,我还需要做家务,洗衣服,晾衣服。”“我认为你实际上并不知道如今普通新西兰人的生活有多艰难。你的帖子让人觉得你脱离了现实。我猜你是上流社会的人或房东,才会写出这样的有毒积极性帖子。”“我希望你永远不会遭遇不幸,这样你就能了解新西兰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 新西兰的实际生活 确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有人觉得新西兰的生活相对舒适,享受自然风光、教育品质和社会关怀。而另一些人则切实感受到经济压力和现实生活的艰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西兰的生活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面向。有些人能够享受它带来的便利和美好,但也有不少人饱受生活压力。未来,新西兰如何平衡这些不同的声音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新西兰最美的风景线:人 新西兰的自然风光举世闻名,该如何描绘新西兰的人和文化现象呢?非“风景线”一词莫属!新西兰最美的风景线是“人”!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推出了Making Caring Common(让关爱普及)项目,强调“关爱别人更甚于关注个人成就”是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其实,这也是新西兰从19到20世纪移民史当中形塑出来的优质文化特色之一。没有良善的人民和廉能政府,再美丽的自然风光也难以幸存,因此,新西兰最美的风景线是“人”。 20世纪的祥和气息 为了生存和发展,毛利人和欧洲移民曾经掠夺这片丰富的资源。新西兰历经部落争战,英国移民与毛利人冲突签定了Treaty of Waitangi,再加上地处世界边陲、以农牧立国的因素,到了20世纪,这片土地孕育出人与自然的祥和氛围。 21世纪初,新西兰的外来移民暴增,带来了复杂多元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问题。治安亮起红灯,昔日的简朴与美好逐渐远去,令人缅怀不已。 追寻往日荣光的故事 好友蔡先生家在奥克兰Mt. Roskill的高处,从客厅远眺奥克兰的夜景。二十多年前的一晚,电视里播报由于干旱电力供应吃紧,请大家节约能源。几分钟内,奥克兰市的灯光逐渐变暗,那是一个震撼、感动的时刻。 台湾来的陈先生则是因为新西兰人的友善关爱决定移民这里。1990年代一次旅游经历,他被深深打动,旅游结束后全家一致决定到新西兰来开启新的生活。 在新西兰生活久了,每个人都会经历许多温馨美好的故事,从年老Kiwi长者的言行举止中常常感受到他们对别人的关心和对公众福祉的优先考量。 幽默和自嘲:Kiwi式特点 2000年左右,一位朋友在43号公路被拦下检查护照,对方要求出示Republic of Whangamomona的护照。原来,这个小镇于1989年宣布独立并成立自己的共和国,甚至选举出总统,有时候是一只羊,有时候是一只狗,令人啼笑皆非。 新西兰的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 1970年代,“环境主义”兴起,新西兰也不落人后,于1972年设立了一个“环境委员会”,防止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侵害。1980年代之后,“永续发展”逐渐替代“环境主义”,新西兰在这方面依然走在世界前沿。为了维护自然环境,新西兰宁可牺牲眼前的享受和资源开发带来的繁荣,这真正体现了新西兰人的智慧与大爱。 史诗级的非核运动:新西兰人的大爱 1957年,副总理Keith Holyoake宣布新西兰不愿成为核子武器的基地。到1984年,新西兰工党政府因为坚持非核主张,与美国和法国关系紧张。1985年《彩虹勇士号》事件让新西兰和法国关系降到冰点。尽管经历许多波折,新西兰依然坚守“非核家园”的信念,这植基于“人的良善”。 经济、教育和治安的挑战 ASB银行的经济分析师指出,新西兰经济面临通膨、财政政策、人口成长、房地产市场、地缘政治风险等问题。新西兰新入职的小学老师中相当一部分的数学、科学和英文水平未达标,治安恶化,新西兰政府的治理效能也看不到有效扭转的趋势。新西兰的往日荣光逐渐褪去,难掩令人叹息的美丽与哀愁。 无论如何,让我们持续关注新西兰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