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税务局“精准投放”惹争议,网友戏称:逃税比登天还难?
最近,新西兰税务局(IRD)摊上事儿了!他们被曝出与Facebook、谷歌等社交媒体巨头共享用户信息,以便更精准地投放广告。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网友纷纷表示“细思极恐”,“这是要把我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节奏啊!”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新西兰税务局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一种名为“自定义受众”的功能,将纳税人的姓名、邮箱地址、电话号码、生日、地理位置和性别等信息进行“哈希”加密处理后,分享给社交媒体平台。这些平台再根据这些信息,向特定人群精准投放税务相关的广告。新西兰税务局坚称,这种做法涉及对个人信息的匿名化处理,不会泄露个人隐私。
然而,数据隐私法研究员肯特·纽曼 (Kent Newman) 指出,这种做法存在很大风险。他表示,虽然哈希加密可以将个人信息转换成随机代码,但并不能完全保证信息安全。在当今技术条件下,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一旦社交媒体平台的数据遭到泄露,纳税人的信息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网友调侃:这是要逼我去“纳税天堂”吗?
奥克兰大学副教授格汉·古纳塞卡拉 (Gehan Gunasekara) 对此表示担忧,他认为社交媒体公司可能会利用这些数据建立用户的个人资料,并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他还指出,新西兰缺乏专门的网络隐私监管机构,现有的隐私法律法规也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
针对公众的担忧,新西兰税务局回应称,他们使用这些数据是为了提高税收收入和支付款项的合规性,并且所有操作都符合《隐私法》的规定。他们还表示,已经开始审查使用“哈希”加密技术的安全性,并将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技术。
然而,新西兰税务局的回应并没有打消公众的疑虑。许多人认为,政府部门应该更加谨慎地处理个人信息,而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将公民的隐私置于风险之中。还有网友调侃说:“这是要逼我去‘纳税天堂’吗?看来以后要更加小心谨慎,免得成为被‘精准投放’的对象。”
事件持续发酵,新西兰隐私专员已介入调查
迫于舆论压力,新西兰隐私专员办公室已经宣布对此事展开调查。他们将调查新西兰税务局与社交媒体平台共享用户信息的做法是否违反了《隐私法》,并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数据隐私的更深层次思考。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西兰政府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