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青年合唱团 (New Zealand Youth Choir) 是中学生合唱团的“老大哥”,成员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8-25岁的年轻人组成。2016年,他们在伦敦演唱了由毛利音乐家Tuirina Wehi作曲,Robert Wiremu编曲的《瓦伦加阿希卡》(Waerenga-a-Hika)。独唱Natasha Te Rupe Wilson的歌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悲壮的历史。这首歌曲是为了纪念新西兰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瓦伦加阿希卡围攻战。1865年,为了抵抗英国殖民者的入侵,毛利人在瓦伦加阿希卡修建了防御工事。在长达数月的围攻战中,毛利人英勇抵抗,但最终寡不敌众,伤亡惨重。合唱团在2015年3月15日基督城恐怖袭击事件后,将这首歌曲发布在他们的Facebook页面上,以此来悼念遇难者。音乐总监David Squire认为,这首歌曲能够帮助人们表达悲伤,也能够让人们铭记历史。这段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感动了无数人,至今仍有数十万人观看。歌曲结尾处,Natasha Te Rupe Wilson的吟唱,久久回荡,令人难以忘怀。
直击心灵的感动:新西兰之声室内合唱团
新西兰之声室内合唱团 (Voices New Zealand Chamber Choir) 是新西兰最顶尖的合唱团,成员大多来自前面提到的两个合唱团。2022年,享誉世界的作曲家Eric Whitacre访问新西兰,并指挥了这支合唱团。Eric Whitacre被誉为“合唱界的摇滚明星”,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其创作的虚拟合唱系列在YouTube上也拥有超高人气。《圣洁的面纱》(The Sacred Veil)是Eric Whitacre根据诗人好友Charles Anthony “Tony” Silvestri的文字创作的12乐章合唱作品。这部作品讲述了Tony和他已故妻子Julie Silvestri的爱情故事,记录了他们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再到Julie被诊断出患有卵巢癌,以及她与病魔抗争,最终离世的故事。其中,《奇迹之子》(Child of Wonder)是这部作品的最后一个乐章,讲述了Julie临终前的场景。“奇迹之子,天空之子,你的旅程该结束了,该安息了。”歌词简单质朴,却饱含深情,再配上Eric Whitacre的作曲,将这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奥克兰和惠灵顿的演出没有被录制下来,但你可以在网上听到英国VOCES8合唱团的演绎,他们的演绎同样精彩绝伦。在奥克兰的演出中,主办方还特意将歌词投影到大屏幕上,让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现场观众无不动容,甚至有人忍不住哭泣,还有人不得不中途离场。这首歌曲,就像一把利刃,直击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彩蛋:来自800位高中生的歌声
最后,让我们用一首轻松的歌曲来结束今天的旅程吧!这段视频录制于去年全国高中合唱比赛“The Big Sing”的闭幕式上,由800多名高中生演唱的《我歌唱,因为我快乐》(I Sing Because I’m Happy)。虽然经过了一天的比赛,他们已经非常疲惫,但歌声中依然充满了活力和快乐。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