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的缺失:新西兰大学的警钟
新西兰的大学需要提升创业教育,这不仅仅是一个建议,而是一个迫切的需求。正如Rod McNaughton所言,如果学生不将创业视为可行的职业道路,我们将继续出口人才,他们最好的创意,最终却在别处被商业化。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
新西兰的大学未能做好准备,让学生适应现代经济中的创业现实。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报告强调了创业精神和行业导向培训中的主要差距。尽管大多数毕业生都在工业、初创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但博士课程仍然过于学术导向。创业精神也被整合到 STEM 学位中,使学生无法创新或商业化研究。
2023年全球大学创业精神学生调查(GUESSS)加强了这些担忧。在全球1300所大学中,只有20%的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学生参加了创业相关课程,远低于41%的全球平均水平。创业抱负也较低,新西兰学生不如他们的国际同行,不太可能考虑在毕业后立即创业。这就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有创意,却缺乏商业化的能力。
创业教育的缺失:新西兰大学的警钟
新西兰的博士课程是围绕着毕业生将从事学术职业的假设而构建的。现实情况是不同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获得永久性的学术职位,而大多数人在工业或初创企业工作。然而,博士培训仍然强调出版物而不是商业应用。这就像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
科学系统顾问小组(SSAG)的报告呼吁扩大工业博士项目,学生与企业或公共部门组织合作,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挑战。这种模式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让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行业经验,同时推进应用研究。这就像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工业博士项目对大学和企业都有好处。研究人员获得了行业经验,而公司可以获得针对其需求的尖端研究。各国已经采用了这种模式,希望加快研究商业化,提高初创企业率,并加强大学与行业的联系。这就像是“双赢”的局面,既能促进学术研究,又能推动经济发展。
创业教育的缺失:新西兰大学的警钟
GUESSS 调查显示,新西兰学生的创业抱负落后于全球趋势。一个主要原因是,创业精神在大学教育中被视为事后考虑,而不是核心技能。这就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许多创新驱动型国家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引入了创业思维,让他们尽早接触到解决问题、创新和建立业务的技能。这些干预措施改变了心态,使创业成为一条理想的职业道路。这就像是“从小培养”,为未来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大学时,学生应该已经熟悉了基础知识,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在此基础上发展。在高等教育层面,创业精神应该融入所有学科,而不仅仅是作为选修课或仅限于商学院。这就像是“润物细无声”,让创业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在 SSAG 报告中被提及,它为广泛的创业培训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模式,从而推动了经济影响。滑铁卢大学将创业精神融入 STEM 项目,将研究人员拥有的知识产权模式与加拿大最大的合作教育项目相结合,并建立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这就像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新西兰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滑铁卢大学的合作教育模式尤其重要。通过让学生在他们的学位课程中尽早获得真实的行业经验,滑铁卢大学在学术界和私营部门之间建立了一条直接的渠道。这就像是“搭建桥梁”,连接了学术界和产业界。
许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立即创办了初创企业,他们拥有行业知识、业务联系和商业化经验。那些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的人会用现实世界的问题来挑战教授,从而提高研究的相关性。这就像是“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新西兰缺乏一个可比较的系统。扩大大学的合作教育项目应该成为任何促进研究驱动型创业的战略的一部分。这就像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大学不能单独做出这些改变。政府必须支持工业博士项目,激励行业合作,并在各个学科中为合作和创业教育提供资金。这就像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需要政府、大学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GUESSS 调查表明,新西兰学生并没有像他们的全球同行那样,将创业视为一条可行的职业道路。这并非由于缺乏人才或雄心壮志,而是由于教育体系中的结构性障碍。我们未能让学生具备追求创业的信心、技能和心态。这就像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空有想法,却缺乏实现的能力。
新西兰拥有人才和研究能力。缺少的是一个能够让学生和研究人员将想法转化为影响力的系统。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该国可能会继续出口来自我们最优秀人才的伟大创意,最终却在别处被商业化。这就像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最终的成果却被他人享用。
Rod McNaughton(罗德·麦克诺顿)是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商学院的创业学教授,也是该大学创新与创业中心的学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