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收入租房者的“原地踏步”人生
在新西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金钱观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让我们跟随这位34岁的前房主的自述一探究竟,看看他为何对重返房地产市场充满疑虑。
想成为“生活成本”的一部分,分享你的故事吗?赶紧填写问卷吧!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34
* 种族:欧裔新西兰人
* 职业:金融市场合规主管,妥妥的“华尔街之狼”😎
* 工资/收入/资产:税前年薪14.7万纽币,外加约3万纽币的KiwiSaver退休储蓄,以及一些通过Sharesies平台的小额投资,妥妥的中产阶级!
* 居住地:小镇青年,远离奥克兰的喧嚣
* 每周租金/抵押贷款:525纽币,和前任(和平分手的那种)在奥克兰东区合租,五五分摊,养宠物也贡献了不少租金😭
每周支出大揭秘
* 学生贷款或其他债务:每周137纽币的汽车贷款,信用卡还款大约230纽币(实际没那么多,但从不只还最低还款额,拒绝做“卡奴”!)。31岁生日前还清了学生贷款,值得庆祝🎉
* 食品杂货:每周大约150纽币,但取决于去哪里购物。家附近的超市贵得离谱,像被“资本主义毒打”过一样,但开车去便宜的超市要30到40分钟,真是进退两难😩
* 外出就餐:每月一次,花费约100纽币,所以每周大约25纽币,毕竟“吃土”的日子不好过
* 外卖:0纽币,与其等外卖,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工作日午餐:18纽币,办公室必备鸡肉饭+红牛,在家办公就随便吃点,毕竟“打工魂,午餐随便混”
* 咖啡馆咖啡/零食:8纽币,每周一袋法压壶咖啡,享受“精致穷”的小确幸
* 其他食物成本:0纽币
储蓄与焦虑,冰火两重天
* 目前存款1000纽币,刚从海外浪了一圈回来,钱包空空如也😭
* 每月努力存2000纽币,并向Sharesies投资200至400纽币,目标是下次海外旅行、应急基金和最终买房,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但生活中总有意外支出,比如保险索赔、换轮胎等等,辛苦攒的钱瞬间清零,这就是成年人的“心酸”吗?
* 用三个词形容财务状况:舒适、焦虑、停滞不前。收入高,但感觉只是“原地踏步”,买房遥遥无期,这就是新西兰的“房价焦虑”吗?
“精致穷”的生活,也要有闪光点
* 最奢侈的食物享受:葡萄酒🍷,每周花费30-40纽币,偏爱品质好酒,毕竟“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何不喝点小酒”。
* 交通支出:每周约100纽币,大部分是每月370纽币的渡轮月票,开车次数不多,一箱油可以用很久,省钱小能手就是我!
* 个人服装:每年约300纽币,不喜欢买衣服,朋友送的旧衣服是“真香”!最近斥巨资几百纽币买了新钱包,毕竟“包”治百病!
* 最近买的最贵衣服:前面提到的那个钱包,240欧元,希望可以用很多年,可别像之前那个一样弄丢了🙏
* 上一双鞋的价格:99纽币,五折买的跑鞋,这波“羊毛”薅得真爽!
* 美容/化妆品:每年约1200纽币,自己动手做头发,但护肤必须安排得明明白白,毕竟“颜值即正义”!
* 锻炼:每年约150纽币,包括前面提到的跑鞋,每天散步或跑步,健康生活从我做起!
“剁手”的快乐与后悔
* 上周五晚上的花费:0纽币,宅家看电视,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 过去12个月最令人后悔的购买:扫地机器人,贪便宜买的“智障”款,只会撞墙,还经常卡住,真是“鸡肋”产品!早知道多花300纽币买个好点的了😭
* 过去12个月最令人放纵(不后悔)的购买:海外旅行,和前任(分手前)一起花了约2.5万纽币,虽然分手了,但旅行的快乐是真实的!
* 比较吝啬的方面:外出就餐、外卖和衣服,毕竟“省钱才是硬道理”!
* 理财个性:矛盾的,既便宜又讲究,讨厌浪费钱,但也要买质量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消费观”!
财务低谷与未来展望
* 成长在一个单收入家庭,小时候不愁吃穿,但也没有闲钱度假或看付费电视,真是“时代的眼泪”啊!
* 借记卡最后一次被拒付:不记得了,毕竟现在都是手机支付的时代了!
* 财务低谷:疫情期间被裁员,失业几个月,花光了所有积蓄,对福利制度感到失望,也觉得自己被排除在房地产市场之外,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 五年后的财务状况:不幸的是,可能还是现在这样,当所有钱都用来维持生计时,很难看到前进的方向,这就是现实的“骨感”吗?
* 希望有更多钱用于:退休投资和攒首付,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捐款:奥克兰城市慈善机构,也喜欢请父母吃饭,毕竟“孝顺不能等”!
看完这位高收入租房者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