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七种鹿的终极吃货&猎鹿指南 – 附赠彩蛋和吐槽!
话说,早在“2050 无捕食者计划”还是个概念的时候,老夫就已经在为新西兰的生态平衡操碎了心。想当年,70、80年代那会儿,我还是新西兰林业局的一名猎鹿人,驻扎在乌雷维拉,一待就是几个月,风餐露宿,披星戴月,那叫一个艰苦卓绝!这工作紧跟着我抓负鼠的活儿,有时候两头兼顾,简直就是时间管理大师!
那可是新西兰丛林里专业猎鹿人的黄金时代啊,想想都让人唏嘘不已。后来,我们这些老猎手就被1080毒药和直升机给取代了,哎,不提也罢,都是泪啊!说多了都是心酸,想当年老夫也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处省略一万字)。控制入侵物种这可是头等大事,君不见东海岸的劳库玛拉山脉,那生态环境,惨不忍睹!2020年,我去那儿狩猎了三个星期,愣是没听到一声鸟叫!茂密的灌木丛里,鸟儿销声匿迹,这都是鹿和负鼠惹的祸!它们把灌木丛啃得光秃秃的,树木昆虫跟着遭殃,啮齿动物又来偷鸟蛋、吃雏鸟,简直就是生物链的噩梦!我当时带了两个负鼠陷阱和两个老鼠夹子,想着闲着也是闲着,结果好家伙,21天里,这些陷阱天天爆满,每晚都能抓到两只负鼠和两只老鼠!现在那儿有个劳库玛拉再生项目,据说搞得还不错,但这也足以证明这些害虫有多猖狂了,简直就是“鼠”不胜“鼠”!
七种鹿,哪个是你的菜?——资深猎鹿人带你吃遍新西兰!
新西兰这旮旯,一共引进了七种鹿。今天,老夫就以资深吃货&猎鹿人的身份,给它们排个名,排名标准嘛,自然是口味和狩猎难度!前方高能预警,一大波鹿肉来袭,准备好你的口水巾吧!
7. 水鹿 (Rusa unicolor 或 Cervus unicolor)
这玩意儿,狩猎机会少得可怜,大多藏在私人林地和农场里,跟躲猫猫似的。肉质嘛,比较粗糙,但好歹能吃。其实所有鹿都能吃,别误会哈,只是口味各有千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6. 豚鹿 (Cervus timorensis)
这小家伙,分布零散,数量稀少,跟国宝大熊猫似的。它贼机灵,堪称丛林里的“隐形刺客”,猎杀难度MAX!但要是能逮到一只,那成就感,杠杠的!肉质方面,跟水鹿差不多,都属于“将就”的水平,反正饿不死人。
5. 加拿大馬鹿 (Wapiti)
想猎杀这货?先看看日历吧!每年一月到三月,峡湾国家公园的几个区域禁止狩猎,说是为了让加拿大馬鹿的鹿角好好生长。然后三月到五月,还得参加抽签,拼人品的时候到了!想当年,哪有这么多规矩,现在真是越来越卷了!而且,你只能拿到10天的狩猎许可,这要是大老远跑一趟,成本高不说,时间还不够塞牙缝的!
加拿大馬鹿,不仅难找,肉质也一般般,全是肌肉,嚼起来跟啃树皮似的,差评!
鹿肉盛宴,哪款是你的心头好?——资深吃货的终极推荐!
4. 白尾鹿
又是一种需要抽签的鹿,而且还特别难找,比如在斯图尔特岛,就跟捉迷藏似的。味道嘛,有点像梅花鹿,但口感更粗糙,肌肉更多,适合健身人士食用。
3. 梅花鹿
前三名的鹿,数量都不少,味道也都还不错。在我看来,黇鹿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不过,想找到它们,还得去凯马纳瓦或卡维卡这些地方碰碰运气。记住,这些鹿都不是省油的灯,个个都是躲猫猫高手!梅花鹿是嗓门最大的,叫声跟杀猪似的,隔老远都能听到!
2. 黇鹿 (Dama dama)
黇鹿更喜欢在开阔的乡村活动,数量也很多,简直就是“鹿山鹿海”!味道嘛,相当不错,属于那种越吃越上瘾的野味!在我看来,这是第二容易猎杀的鹿,唯一的缺点就是,很多都藏在私人土地上,想吃还得看运气!
1. 赤鹿
这可是新西兰的“鹿中之王”!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从海岸到山顶,从北到南,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因为数量多,大家对它的味道也比较熟悉,烤着吃,那叫一个香!而且,它们也是最容易猎杀的鹿,简直就是“送分题”!有些鹿甚至跑到基督城的采石场和街道上溜达,真是“鹿”出没注意啊!就冲这亲民的性格,必须给它们加分!
彩蛋时间!——关于鹿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吗?鹿茸其实就是鹿角的幼嫩状态,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据说有神奇的功效!还有,鹿的视力很差,但嗅觉和听觉却非常灵敏,所以想猎鹿,就得“轻手轻脚,屏住呼吸”!
怎么样,看完这篇终极吃货&猎鹿指南,是不是对新西兰的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赶紧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吧!别忘了转发给你的小伙伴们,一起组队去新西兰吃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