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城大教堂:复兴之梦或将破碎?
新西兰政府近日宣布,将不再为基督城大教堂重建项目提供任何纳税人资金。这一消息犹如一记重锤,砸碎了这座城市地标建筑的复兴之梦。领导该项目的基督城大教堂重建有限公司 (CCRL) 表示,项目现在很可能“凉凉”。
事情还要从2011年那场 devastating 的地震说起。地震摧毁了这座历史悠久的教堂,也深深地伤害了基督城人民的心。灾后重建,大教堂的命运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政府承诺拨款2500万新西兰元,并加快审批流程,希望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能够浴火重生。然而,重建之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政府“撒手不管”? 6000万资金缺口成“天堑”
尽管政府前期投入了资金,但重建项目的花费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CCRL 试图通过简化设计来控制成本,最终将目标预算定在 2.09 亿至 2.19 亿新西兰元之间,但仍存在高达 8500 万新西兰元的资金缺口。
面对这笔巨额资金,政府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变。财政部长尼古拉·威利斯表示,大教堂并非公共所有,公众使用也将受到限制,政府不能在一个“私人宗教场所”上花费纳税人的钱。她还话里有话地指出,政府已经为其他公共空间的重建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再给你们了”。
政府的决定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 CCRL 的最后一丝希望。CCRL 主席马克·斯图尔特难掩失望之情,称该决定“令人难以置信地悲伤和失望”。他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重建之路将变得无比漫长,甚至可能永远停滞不前。
基督城人民:复兴之路,我们自己走?
对于基督城人民来说,大教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这座城市历史与精神的象征。看到重建计划陷入僵局,许多市民感到无比痛心和惋惜。
然而,基督城人民并没有放弃希望。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拯救大教堂”的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也有人建议效仿其他国家重建地标建筑的经验,通过发行纪念币、募集民间捐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700万新西兰元的定向税资金原本是这座城市对大教堂重建最后的温柔,但现在看来,这笔钱也充满了变数。CCRL 已经要求市议会“暂停”这笔资金,直到他们对项目的未来有更清晰的了解。
大教堂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重建之路是否还能继续?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基督城人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将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