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是时候和“老铁”中国说“拜拜”了?
地缘政治专家彼得·泽汉 (Peter Zeihan) 最近可是语出惊人,他说中国现在摊上大事儿了,新西兰是时候“另谋高就”,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了。至于榜样嘛,可以考虑考虑“老大哥”日本。
“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糟糕,” 这位著名地缘政治战略家泽汉可是出了名的“乌鸦嘴”。
“根据中国人自己去年更新的数据……他们在所有主要城市的生育率还不到更替水平的四分之一,这简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啊!”
“所以,中国很有可能在10年内就会面临人口崩溃,到时候可就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这还没算上其他潜在危机,比如和美国的贸易战、政治因素导致的政府动荡,等等。”
泽汉在最近一期RNZ的访谈节目《30 with Guyon Espiner》中抛出了这个重磅炸弹,在国际社会可是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泽汉认为,如果中国这个经济发动机熄火了,那对严重依赖出口的新西兰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到时候可就真是“断奶”了。
新西兰要抱美国“大腿”?先学日本“卑微”求合作
泽汉可是“盛世危言”的代表人物,他的《世界末日才刚刚开始》一度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被不少人奉为“末日宝典”。
他警告说,我们现在熟悉的这种全球化,已经“日薄西山”了。美国也越来越孤立主义,不愿意再像以前那样当“冤大头”,维护全球贸易秩序了。
新西兰想要同时抱紧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腿”,在他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风险不是一般的大。
“这样做,对你们的经济、文化和战略利益都没有好处,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经过几十年的外交努力,中新两国最终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中国已经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购买超过 210 亿新西兰元的出口产品,包括乳制品、肉类和木材产品,堪称是新西兰经济的“顶梁柱”。新西兰和中国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塑料姐妹花”能比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西兰的无核政策,虽然这让美国很不爽,但大多数新西兰人都“宁死不屈”,举双手赞成。
但泽汉认为,新西兰是时候“醒醒”了,别再做“白日梦”了。得赶紧为“没有中国”的未来做准备了,学学日本,就算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得想办法抱紧美国的大腿。
“就拿前首相安倍晋三来说吧,他跑到美国去,直接就说‘我们日本单干不行,求求你带带我吧’。最后和美国签了个贸易协议,那叫一个憋屈,basically把美国之前看不顺眼的地方全改了,简直是“卑微”到了尘埃里。
“但你还别说,还真管用。现在,日本已经成了美国最铁杆的盟友之一了,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新西兰如果也想加入这个圈子,就必须采取类似的行动,别再‘端着’了。”
他说,美国凭借其地理位置、安全保障和能源自给自足,不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那样依赖全球化生存,简直是“天选之子”。
“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并不是因为全球化,而是因为我们有‘钞能力’。”
“如果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国家排除在外,我们的贸易额大约只占GDP的3%——也许是3.5%,简直是‘九牛一毛’。”
泽汗认为,为了增加生存机会,新西兰必须准备好在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对美国的要求做出更多让步,并积极寻求加入西方盟国的敏感安全安排,比如AUKUS协议,即使这意味着要“低声下气”。
“在旧体系崩溃之前就开始这个过程要明智得多,因为(到时候)就别无选择,代价也会高得多,到时候可就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舒适生活的诅咒?新西兰的“躺赢”时代要结束了吗?
虽然中国的人口危机看似严峻,但并非唯一面临这个问题的国家,许多发达国家,包括新西兰,都受到了影响,这也被称为“低生育率陷阱”。
泽汗说:“随着全球化发展,我们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住在农场,孩子是免费劳动力;搬进城市公寓,孩子就成了‘吞金兽’,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
“所以,我们从平均生育四五个孩子,甚至六个孩子,到现在发达国家大多数地区不到1.5个孩子,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这种情况再持续75年,大多数国家甚至理论上都不可能实现人口恢复,到时候可就真是‘后继无人’了。”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来维持商业流动,那些严重依赖全球贸易的国家将在未来几年面临更大的困难,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们都需要做出很大调整,对于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来说,有些调整将极其痛苦,甚至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
然而,泽汉表示,在新西兰,粮食安全问题并不突出,这可是新西兰的一大优势。
“新西兰在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选择专注的产品是投入成本最低的产品,堪称是农业领域的‘卷王’。”
“以乳制品为例,新西兰没有严冬,也没有酷暑,雨量充沛,大部分奶牛不需要喂饲料,简直是‘奶牛的天堂’。”
“新西兰已经具备了在全球化崩溃中生存下来的所有条件,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新西兰最大的担忧将是在后中国时代如何获得制成品,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