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监管和社会压力让谢恩·琼斯相信,投资水产养殖业可能意味着新西兰出口经济的平稳发展。
海洋和渔业部长谢恩·琼斯(Shane Jones)找到了与气候活动人士难得的一致点,称新西兰的乳制品行业已经“到头了”。
在接受 Newsroom 采访时,琼斯表示,作为海洋和渔业部长,他特别热衷于扩大水产养殖业。与羊毛、乳制品和肉类等其他初级产业相比,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障碍更少,机会也更多。而且,该行业可能不会招致目前抗议新西兰农业足迹的各种批评的声音。
琼斯的执政联盟伙伴一再表示,他们希望减少阻碍新西兰发展的“繁文缛节”,而琼斯本人在这一努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尽管他的伙伴们历来都看好乳制品、羊毛和肉类行业,但琼斯认为,最绿色的牧场实际上可能是蓝色的。
琼斯曾表示,他认为水产养殖业是新西兰最有希望的增长领域之一。他的观点与 2019 年政府的水产养殖战略文件相呼应,该文件设定了到 2030 年年销售额达到 30 亿新西兰元的目标,高于目前的 6 亿新西兰元。
琼斯希望,推动这一增长的关键因素将是海洋水产养殖。远洋鲑鱼养殖在海外遇到了生物和法律方面的挑战,但新西兰才刚刚开始通过新西兰国王鲑鱼公司的“蓝色努力”号等试验性养殖场试探市场。
该项目和类似的提案也招致了一些环保人士的批评,同时人们也对该行业的投机性质发出了警告。但琼斯似乎认为,这些障碍低于陆地上的乳制品、羊毛和肉类行业所面临的障碍。
“乳制品行业已经到头了,”琼斯说。“由于水资源造成负面影响,我们不允许再增加奶牛场。羊毛赚不了多少钱。可以说肉类行业还有利可图,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试图减少我们农业的足迹。”
PPG Wrightson Wool 的最新消息显示,南岛强毛指标上涨了 12 分,但北岛的同类指标下跌了 12 分。羊毛行业去年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同时维护和维修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至于乳制品行业,联邦农民全国委员会成员兼资源管理法改革发言人马克·胡珀表示:“自 2016 年左右以来,我们还没有看到牛奶产量出现显著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一直相当稳定。”
他说,这可以被描述为“到头了”,也可以说是“奶牛存栏量见顶”。
胡珀“绝对支持”琼斯的立场,并认为海上“机会巨大”。但是,他说,“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你可以进行海上扩张,也可以改变陆地用途”。
他希望看到“所有部门的增长……都是以我们能够管理环境影响的方式实现的”。但他也希望看到“土地得到最佳用途”,他认为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
胡珀认为,这里“更广泛的问题”与如何定义“奶牛存栏量见顶”关系不大,而更多地与“对日益集约化的土地利用进一步扩张的限制”有关。
胡珀说,纵观新西兰的历史,土地利用一直以来都倾向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最有效益的利用方式。无论这种变化的方向是什么,无论是乳制品业、园艺业还是其他任何行业,他都担心“监管政策的扭曲”会影响这种变化。
“目前你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一些扭曲,”他说。“我们已经看到肉羊和菜牛用地变成了松树林,这不一定是最佳用途。目前,排放交易计划的一些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这一点。”
因此,从法规不再使乳制品成为特定地块最具经济吸引力的用途的意义上来说,乳制品行业很可能已经“到头了”。
环境部长安德鲁·霍格德表示,乳制品行业一直面临着环境法规方面的障碍,近期修订的《资源管理法》试图改善这种情况。
通过从资源许可程序中删除《淡水管理国家政策声明》并放宽对冬季高密度放牧的规定,联合政府旨在“确保法规适用,并且不会给生产者带来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成本”。
但即使监管放松,琼斯也想知道新西兰在哪里最能“充分利用其自然优势,即水、空气和气候”。他指出,海洋相对缺乏监管,而且潜力尚未开发:“这就是我如此热衷于扩大水产养殖业的原因。”
此外,琼斯认为,新西兰许多行业在面对新机遇时“过于谨慎”。他不确定他们是在“忙于追债和还债”,还是仅仅“不想遭到抵制”。或者也许“他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除非你走出去……把你的行业扩展到那个空白领域,否则其他行业就会进来”。
琼斯说,这些行业会说,“由于气候变化的危言耸听,‘你不应该这样做,我们不能相信你,你正在对环境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森林与鸟类保护组织 (Forest and Bird) 经常对这些负面外部效应表示担忧。
但该组织的南岛顶级区域保护经理斯科特·伯内特 (Scott Burnett) 认为,“水产养殖可能有很多好处”。
他表示:“把海洋里的野生鱼都捞光,是不可持续的”。但如果新西兰想要转向水产养殖,就必须非常小心生产要素。
伯内特说,水产养殖也不能幸免于碳排放,因为它仍然需要全球航运网络和捕捞野生鱼类作为饲料,而这是最耗费资源的环节。如何确保鱼粉的生产不会加剧全球变暖或耗尽野生鱼类资源,是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尽管该行业可能不太显眼,但它仍将对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伯内特说,以蓝色努力号 (Blue Endeavour) 养殖场为例,它位于蓝眼鸬鹚的栖息地中心地带:蓝眼鸬鹚是一种新西兰特有的濒危鸟类,原产于马尔堡峡湾和库克海峡。
“今年蓝眼鸬鹚的数量有所下降,”伯内特说。“世界上只剩下大约 600 只了。在蓝色努力号养殖场申请建设时,我们担心这些鸟类会被养殖场吸引,并被渔网缠住;这对该物种来说是一个糟糕的结果。”
他说,建立健全的框架、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态损害,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新西兰的水产养殖业非常新,伯内特认为它面临着两个独特的考虑因素。一方面,新兴的水产养殖业没有像乳制品业那样受到严格审查,这确实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增长机会。
但另一方面,就像弟弟妹妹一样,它现在必须跨越前辈们设置的障碍。“它面临着过去几百年来各种人类活动累积的环境影响……我们的沿海海洋环境受到林业、农业和土地利用产生的沉积物的冲击;我们已经耗尽了野生鱼类资源,我们正在使我们的气候变暖。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任何新的活动都必须达到很高的标准,才能证明它不会进一步加剧对自然的影响。”
“这不是水产养殖业的错,”伯内特说,“只是时间问题。”
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意识日益增强,“意味着对新活动的标准很高”。